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以及肥胖等代谢问题日益严峻,体重管理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据DSA数据显示,过去12个月该市场销售额达123亿元,实现同比增长20%。其中,大贸渠道以66.5%的市场份额领先于跨境市场,依然占据主导地位。
当前,体重管理营养品主要呈现四大核心发展方向:减少糖分摄入、增强饱腹感、抑制营养吸收以及零食化趋势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解析这四大方向的市场表现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。

一、 低糖成主流:控糖已成体重管理第一诉求

减少糖分摄入类产品在体重管理市场中表现亮眼,其热度源于多重因素:
1. 科学共识推动: 大量研究已明确证实,过量糖分摄入与肥胖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显著相关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,这一权威指南极大刺激了市场对低糖/无糖产品的需求。
2. 消费者认知升级: 消费者对加工食品中“隐形糖”的警惕性日益提高,主动寻求低糖或无糖替代品成为主流趋势。这直接推动了天然甜味剂(如赤藓糖醇、甜菊糖苷)的广泛应用与产品创新。
3. 政策与原料创新助力: 2025年7月2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D-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。其天然来源、零热量且口感接近蔗糖的特性,预计将为低糖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注入强劲动力

二、增强饱腹感:科学控制食欲的有效途径

通过延长饱腹时间以减少总体热量摄入,增强饱腹感类产品是实现体重管理的有效策略。其市场热度高涨源于:
1. 契合高压生活节奏 快节奏生活常导致饮食不规律和暴饮暴食。饱腹感产品能有效帮助控制食欲、减少非必要零食摄入,尤其受到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的青睐。
2. 成分科技加持 高纤维成分(如奇亚籽、羽衣甘蓝、葡甘露聚糖、抗性糊精)、优质蛋白质(乳清蛋白、植物蛋白)以及特定功能性成分(如魔芋提取物)的饱腹功效已获临床研究证实,为产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。
FIBOO代餐奶昔凭借其三重饱腹机制(高纤膨胀 + 慢消化蛋白 + 奇亚籽物理屏障)持续领跑代餐品类。可持续4-5小时的饱腹体验和便携饮用体验,持续领跑代餐品类销售榜单

三、 “边吃边瘦”?抑制吸收类产品精准切中需求

抑制吸收类产品通过干扰特定营养素(如碳水化合物、脂肪)的消化吸收来实现体重管理,其受欢迎的关键在于:
1. 满足“既要又要”心理: 这类产品提供了“享受美食同时管理体重”的可能性,精准契合了现代消费者追求便利与效果的复合心态。白芸豆提取物和特定益生菌是其中的代表性成分。
2. 功效型益生菌大爆发 根据DSA数据,万益蓝S100益生菌(市场昵称“瘦子菌”)近12个月销售额同比激增372.9%,成为品牌旗下当之无愧的明星单品。其成功在于精准切中了现代都市人群的核心痛点——特别针对缺乏运动时间的上班族,通过科学配方的益生菌组合,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促进营养吸收和代谢效率,让用户在无需刻意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,也能轻松维持健康体态。这种便捷高效的产品定位,加上显著的调理效果,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益生菌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
四、 零食化创新:把减脂融入生活每一口

将体重管理产品做成“好吃、好看、好带走”的零食化形态,是近年来极具热度的趋势。
1. 提升依从性: 传统体重管理产品常因口感欠佳、食用不便导致用户难以坚持。零食化产品(如高蛋白威化、低卡果冻)通过改善口感、增强便携性和即时满足感,极大提高了用户的长期使用意愿和依从性。根据DSA的数据体重管理市场软糖剂型过去12个月新兴电商同比增长超过240%
2. 理念转变的体现: 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健康理念的进化——体重管理不再是短期、痛苦的节食行为,而是融入日常、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调整。零食化产品更易无缝嵌入各种生活场景,助力用户形成持久的健康饮食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