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“超级食物”在全球营养健康市场持续升温。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,而是市场衍生出的术语,通常指营养密度较高、富含活性成分的天然食材,例如辣木、螺旋藻、药用蘑菇和多种浆果等。这些食材本身就能作为食品消费,但更大的潜力在于被开发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的核心原料,从而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。


为什么超级食物会火?

过去的营养补充多是“缺什么补什么”,比如补钙、补维生素C;但现在,消费者更希望通过一款产品解决多种健康需求。超级食物凭借“天然、纯净、营养全面”的特性,正好满足这种“一体化补充”的需求。 同时,年轻群体成为主要推手。他们更青睐天然来源、轻养生理念的产品,而不是传统的药片式补剂。


通过Early Data 洞察数据库DSA显示,亚马逊美国站"超级食物"近一个月有两款产品热销。


软糖超级食物:冲服麻烦到便捷入口

Grüns 在亚马逊新品榜表现亮眼,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把“超级食物复合配方”做成了软糖,既方便又好吃,解决了传统绿色粉剂口感不佳、难坚持的问题。

  • 成分特点: 超过 60 种全食物成分,涵盖蔬菜、水果、草本;添加 维生素、矿物质,提升基础营养覆盖;配方中包括 适应原(adaptogens)、超级蘑菇、益生元,强调调节能量、免疫和肠道健康;还搭配 抗氧化剂,满足抗衰老和日常保健的需求。



辣木胶囊:从植物基到全能营养

在亚马逊热销榜中,Rosabella Moringa(辣木)胶囊表现不俗。与很多单一植物成分产品不同,它并不是“只有辣木”,而是以辣木为基底,搭配 27 种维生素、9 种氨基酸和 46 种抗氧化成分,主打能量补充、免疫支持、皮肤养护和肠道健康等多重功效。

产品亮点在于:

  • 复合营养:不仅有辣木的天然植物优势,还整合了维生素与抗氧化成分,形成“全面补充”的卖点;

  • 应用广泛:从能量补给、免疫增强,到皮肤健康、代谢平衡,一瓶胶囊覆盖多个健康诉求,贴合消费者“一次搞定”的需求心理。这类“全能型超级食物补剂”,更容易打动追求便捷的主流消费人群。


国内机会点:

在中国,超级食物还处在兴起阶段,更多停留在概念认知层面,但未来应用潜力很大。具体来看,可以从三个方向切入:

  • 场景化:比如控糖、减脂、轻食代餐,这些热门场景天然适合跟膳食纤维、蘑菇、浆果类超级食物结合。

  • 复合化:单一成分往往打不动消费者,把超级食物和益生菌、膳食纤维搭配,既能讲“营养+肠道”的双重故事,又能拉开差异化。

  • 剂型创新:粉末已经见得太多了,未来软糖、液体饮品甚至即食零食的形式,都会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,也更容易坚持。


总结

说到底,超级食物更像是一池子“原料库”,它本身不是补充剂,但一旦和好吃、好用的剂型结合,就能立刻变身为人人愿意尝试的健康产品。像 Grüns 的绿色软糖、ROSABELLA 的辣木胶囊,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:不只是成分要好,更要让消费者觉得方便、愉快、值得买单。对中国市场来说,这个赛道才刚开始。